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北麓,是海南黎、苗族的聚集地,素有“森林王國”“綠橙之鄉”等美稱,是養育海南的生命之河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發源地,被譽為“三江之源”。與瓊海、萬寧、白沙、儋州等9個市縣連接,是海南省南北向和東西向交通的交匯地,國道224(海榆中線)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全縣,構成以縣城為中心的放射狀干道體系。隨著海南高速公路網的建成完善,瓊中縣已成為海南重要的交通樞紐。
瓊中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建好、管好、養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總目標,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為要求,通過持續不斷抓建設、抓管理、抓養護、抓運營,全縣農村公路的通達深度、覆蓋廣度進一步提高,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路網密度進一步加大。
以建為基礎,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作用
以“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牽引,加強大局統籌
堅持以規劃為引領,超前謀劃部署,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當前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提升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改善提升工程,全力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農村公路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
“十四五”時期,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匡算總投資約123.6億元——
一是優化高速公路網布局,協同白沙推進什運至白沙高速公路鸚哥嶺隧道及連接線新建工程,推進瓊中互通升級改造工程,推進水潮互通及連接線新建工程,提升高速公路服務水平。
二是構建發達的干線公路網。強化瓊中對外聯系通道功能(S215、S304、S307等),實現我縣與相鄰市縣更加便捷的互聯互通。
三是開展高質量 “四好農村路”工作,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對全縣144座漫水橋,分批改造。到2025年,基本建成內通外暢、服務優質、功能完備、智慧低碳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框架,綜合交通網絡更加完善、綜合運輸服務一體高效、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為我縣打造中部交通樞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以“四好農村路”示范路帶動,充分發揮“公路+”模式
“公路+產業”:營根鎮什那難村生產道路硬化工程項目為鄉村道路硬化工程,項目起點平交水潮巷水泥路,終點至什那難村水泥路,路線全長1.795公里。通過項目實施,加強鄉鎮脫貧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解決了約300名村民的出行條件,另一方面為村民經濟發展和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道路沿線地區的農業發展和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道路兩旁經濟平穩增長,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有助于改善傳統的有資源無運輸條件的情況,給村民帶來申通與拓寬商品流通渠道,使農副產品較好進入流通領域,改變村民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模式,加快農村信息傳播和對外交流,進而增加村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對社會發展有促進作用。
“公路+旅游”:結合全域旅游規劃,打造了“奔格內”什寒鄉村旅游、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游區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項目,并配套修建了景區旅游公路,促進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投入14多萬元加強對海榆中線K162至什寒村委會公路的道路工程、安全防護工程、路面排水工程等進行改造,以滿足中、小型客車通行要求,保障游客旅行安全,使旅游景區的開發擺脫了基礎設施的制約。不僅方便了人民群眾的安全出行,也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收入,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同時聘請多名脫貧戶參與經營,旅游景點的開發對當地群眾就業及經濟發展都起到了極大的帶動作用。
細化質量安全管理,權責一致分工到人
為切實加強農村公路工程項目質量安全管路,落實質量安全責任,瓊中縣成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做到了質量安全監督職能到人、責任到人。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加大巡查力度,消除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在監督過程中要求參建單位執行“質量先行”的方針和堅持“質量、安全兩手抓”的原則,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農村公路建設市場信用評價機制。堅持農村公路“七公開”制度,接受社會監督,有效地提高了群眾參與質量監督的積極性和針對性。
以管為措施,有關部門多措并舉齊抓共管
一是率先在全省出臺《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農村公路條例》,印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制定《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辦法》等有關政策措施,為農村公路快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h人大常委會每年還組織開展《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農村公路條例》貫徹執行情況檢查,促進《條例》得到有效落實。
二是聯合抓好源頭治超、違法超限運輸及其他破壞損壞農村公路設施等行為,加大對交通主干道超限超載車輛檢查力度,堅決卸載超限超載貨物,同時在中線高速瓊中出口設了治安一級查控卡點進行聯合執勤,每月定期巡查一次,同時結合不定期檢查,有效維護了農村公路的路產路權。
三是由縣交通運輸部門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組織落實,制定《瓊中縣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工作方案》,徹底消除公路沿線“臟、亂、差”現象,實現路田分家、路宅分家。
四是啟動農村公路信息化建設,開展路網規劃編制,推廣使用“路長制智慧平臺APP”,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系統化、模塊化、智能化,目前基本實現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的信息數字化監管,同時開展全縣道路橋梁自動化檢測,實現路網情況“底數清、情況明”。
以養為手段,創新養護模式,提升養護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以“縣為主體、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機制,全面落實縣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村委會的基層管理優勢,提高村民參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積極性??h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每年與各鄉鎮、縣屬農場簽訂養護合同,明確養護職責,加強檢查考核,建立農村公路養護巡查制度,成立養護指導組,每月巡查,半年檢查,年終考核評比,并將考核結果納入鄉鎮年終績效考核范圍。
二是創新農村公路養護模式,采取專業養護、承包養護、購買社會服務等模式,實現“有路必養、養必到位”。加強公路養護資金使用效率,縣財政年初將養護資金一次性撥付鄉鎮,由各鄉鎮根據養護管理相關制度統籌安排資金支出,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每年開展對公路養護工作和資金使用檢查,確保公路養護成效和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三是及時修復農村公路水毀工程,消除安全隱患。由地方公路養護服務中心組織各鄉鎮進行摸排,目前2024年已開工修復農村公路水毀工程項目2個,同時結合新一輪摸排行動,對轄區內的項目按照輕重緩急原則進行謀劃。
以便為目的,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升交通服務水平
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
2021年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已經實現AAAA級水平。當前瓊中縣共有客運班線34條、公交班線8條、客運車輛56輛、公交車29輛,出租車5輛,農村客運候車亭48個,行政村客運通達率100%。為保障瓊中縣通車成果,瓊中縣建立了公交和農村客運財政補貼政策和機制。
“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建設發展
目前瓊中縣客運站已具備客運+寄遞“多站合一、一站多用”的功能。瓊中縣依托瓊中客運站建立健全交通運輸與郵政、供銷、旅游、商務等部門協同機制,統籌各類資源,按照“村郵站+便民服務站”等模式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點,實現標準銜接、資源共用、信息共享。在保障農村旅客乘車需求和出行安全的前提下,推廣應用客貨兼顧、經濟適用的農村客運車型,開通客貨郵合作線路,推廣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促進全縣城鄉人員流動、物資流通,實現資源共享,帶動城市消費,推動商貿發展,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同時瓊中縣正在黎母山鎮和上安鄉建設“多站合一、一站多用”的多功能客運站。
瓊中縣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建好、管好、養好、運營好”為總體目標,不斷改善人民群眾人居環境,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生產水平,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讓農村公路成為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