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鋼鐵動脈”撐起電煤運輸民生重任
盛夏已至,高溫天氣席卷神州大地,家中空調晝夜不關成為越來越多人生活中的“日常”。在這背后,是一列列電煤貨物列車,源源不斷駛向電廠,承載著穩定電力供應的使命,也彰顯著鐵路部門“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時代價值。
電煤,關乎著萬家燈火的通明,關乎著千家萬戶的清涼,也關乎著工業生產的穩定運行,鐵路運輸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在電煤保供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炎炎夏日,每一度電都承載著人們的希望,而電煤運輸正是將希望送達的列車。
堅守“民生”底色,為電煤運輸裝載“智慧大腦”。近期,東北地區氣溫攀升,電煤消耗量節節走高。沈陽鐵路部門對電煤供、存、耗、卸各環節進行實時監控,精準掌握管內55家電廠的存煤量、日耗量和設備卸車情況。動態掌握電煤運力需求,科學制定電煤運輸方案,為電煤運輸裝載了“智慧大腦”,使其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情況。這是盛夏里保障電煤運輸的最佳方式,更是鐵路部門始終堅守“民生”底色的真實寫照。
開辟綠色通道,為電煤保供注入“加速劑”。在電煤保供“主戰場”上,鐵路部門不單是貨物運輸的承擔者,更是民生保障的守護者。面對電煤需求的旺盛態勢,鐵路部門科學策劃電煤保供方案,開辟綠色通道,遵循“五優先” 原則,采取優化作業環節、壓縮技術站中轉停留時間、調整作業班次等措施。電煤列車因此得以快速通過各個站點,減少不必要的停留,以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完成運輸任務。這不僅是對運輸資源的合理調配,更是對電煤供應緊迫性的深刻洞察。
保持運能運力,為電煤需求吃下“定心丸”。5月5日以來,沈陽鐵路部門日均發運電煤15.8萬噸,管內55個鐵路直供電廠電煤存量保持在20天以上,最大可耗天數達35天。從日均發運量到電煤存量天數,每一個數據都代表了電煤列車在軌道上的安全馳騁,每一次運輸都是為電廠送去 “口糧”,為社會送去穩定的能源供應。這些數據是鐵路運輸系統在電煤保供戰中的一個縮影,華東、華北、西南……神州大地之上,一條條“鋼鐵巨龍”正日夜兼程,蜿蜒游動之間,為保障電煤運輸,滿足電煤需求吃下一顆“定心丸”。
讓鐵路電煤運輸的溫度直抵民生之本。炎炎夏日里的清涼舒爽,源自于電煤保供的“鋼鐵動脈”,鐵路部門正在用責任與擔當擦亮“為民”底色。這不僅是鐵路部門在履行社會責任,更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服務宗旨。酷暑雖難耐,但清涼已經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