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高鐵提速,周末游東北更近更從容
當汽笛聲穿透晨曦,風馳電掣的復興號列車以350公里的時速掠過廣袤的東北平原,一場關于“文旅+交流”的新選擇正在悄然發生。7月1日,國鐵沈陽局全新列車運行圖將啟用,不僅是鐵路運輸能力的躍升,同時以“加速度”拉近了東北與全國的距離,讓“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東北”的文旅邀約,化作觸手可及的出行選擇。
時空壓縮,高鐵織就東北“快行網”。此次調圖是東北鐵路網的一次“煥新升級”。京沈高鐵安全標準示范線的落成,使沈陽至北京的行程壓縮至2小時29分,鐵嶺、四平、本溪等城市首次迎來進京標桿列車,進京時間大幅縮短;北京至丹東的高品質標桿列車開通,將行程壓縮67分鐘……這些數字背后,是東北城市與京津冀核心區的深度“牽手”,以往因路途較遠而被擱置的東北之旅,如今在周末兩日便可輕松實現。早晨在北京品嘗豆汁焦圈,午后就能漫步沈陽故宮感受歷史厚重,傍晚還能在哈爾濱中央大街欣賞歐式建筑的浪漫,高鐵的“時空折疊術”,讓東北文旅從“遠方”走入“近郊”。
服務提質,細節升級打造暖心旅途。硬件提速之外,服務品質的“軟升級”讓旅途充滿溫度。CR400BF-GS新型復興號智能動車組通過技術革新,將標準編組定員提升至619人,降噪設計讓旅途靜謐舒適;沈陽至北京朝陽間的靜音車廂、大連至北京的寵物托運服務,打破傳統出行邊界;“一盒好飯”的餐飲升級,則讓旅客在飛馳的列車上也能品味舌尖上的東北風味。這些細節創新,既彰顯了鐵路部門對旅客需求的精準洞察,也為東北文旅打造了“未到先暖”的第一印象。
經濟賦能,多維聯動激活振興引擎。從區域發展視角看,高鐵提速為東北經濟振興注入一針“強心劑”。作為“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關鍵節點,京沈高鐵串聯起京津冀協同發展區與沈陽經濟圈,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雙向流動。大量游客的涌入將直接帶動東北餐飲、住宿、文創等產業發展,為鄉村民宿、特色手工藝等注入活力;而貨運班列的加密、中歐班列站點的拓展,更讓東北的農產品、工業制品得以高效“走出去”,實現“客運引流、貨運增效”的雙重突破。
當復興號的車輪不斷丈量著東北大地,我們期待這片充滿潛力的熱土,以更快的速度、更優的服務、更美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書寫屬于新時代的東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