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鏖戰高溫,以“鐵”擔當守護鋼鐵大動脈安全暢通
夏至已至,吉林大地熱浪灼人,沈鐵吉林車務段龍潭山站調車場上溫度直逼五十攝氏度。調車員們如履灼鐵,在無遮無攔的廣闊場地上,于間距不足五米的車列間穿行不息。調車長石峰和同事們揮汗如雨,每日行走三萬步,完成七八十鉤調車作業,以血肉之軀在熱浪中“穿針引線”,守護鋼鐵大動脈安全暢通。
戰高溫,是對“人民鐵路為人民”最滾燙的詮釋。炎炎烈日下,當鋼軌蒸騰著灼人熱浪,調車員們依然要在間距不到五米的“移動烤箱”中專注作業——檢查、瞭望、摘掛、連掛……他們深知:在龍潭山站這處吉林地區重要物流樞紐,日均120余鉤作業量、超2萬噸民生物資的發送任務不容絲毫閃失。他們手中調度的不僅是移動的車皮,更是關系著千家萬戶的電煤、油品,是工廠運轉的血液,是城市呼吸的脈動。調車員身著厚實長袖,在滾燙車體間攀爬掛車、精準摘鉤,汗水滴落鋼軌瞬間蒸騰,每一次瞭望都是對安全防線的無聲加固,他們在“車幫子”上懸掛的身姿,亦成為高溫下最堅毅的守護。
戰高溫,是鐵路人以行動賦予“鐵”擔當的新時代光輝。調車員們承受的高溫之灼,如今已由年輕一代毅然扛起。如今的調車員,多為90后、00后青年,他們每日在線路上奔走十余小時,汗透的工裝緊貼脊背,厚實手套下是警惕觸碰高溫車體的雙手。從老一代鐵路人“鋼軌有多燙,責任就有多重”的樸素箴言,到他們甘愿將青春置于灼灼鐵軌之上:在烈日下曬黑的臉龐,于汗水中熬紅的雙眼,都在以最直接方式宣告:鐵路精神絕非空洞口號,而是千萬次俯身與攀援所淬煉出的職業信。新一代鐵路人正以超乎年齡的沉穩,將堅守、擔當、奉獻的精神在滾燙車列間閃耀出堅韌的青春之光。
戰高溫,鋼鐵巨龍因鐵路人的堅守而奔騰不息。從京哈線的廣闊原野到廣深線的都市脈動,從戈壁灘上裹挾沙塵的灼風,到江南水鄉濕熱難耐的暑氣,鐵路人以血肉之軀抵擋著酷烈的陽光。巡道工彎腰在滾燙鐵軌旁檢視,汗水浸透后背;信號員在蒸籠般的崗亭中凝神屏息,確保指令清晰無誤;檢修工攀上烈日下炙烤的車頂,細心拂去空調外機的每一縷塵埃。在酷暑的炙烤中,鐵路人扎根于平凡崗位,以無聲的汗珠詮釋責任與擔當,用日復一日的堅守為鋼鐵大動脈的暢通注入不息的脈搏。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當我們安坐清涼如水的車廂,在炎炎夏日中享受“說走就走”的便捷時,那些與酷暑迎面相撞的鐵路人,正默默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將一段段滾燙的鐵軌化作我們安全與清涼的守護線。也正是這無數平凡而堅實的脊梁,默默托舉起一個在酷暑中依然從容有序、生機勃勃的“流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