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暑夜里的“高鐵精調師”
6月25日凌晨,暑氣裹挾著白晝的余熱在空氣中彌漫。朝陽高鐵綜合維修車間管內的433公里493米作業門前,作業負責人班長程小益帶領10余名精調作業人員整裝待發。
“今天作業項目是線路精調,軌距、水平一定要調整好,要嚴格落實標準……”程小益利用作業前的間隙大聲的叮囑道,沙啞的聲音里帶著連日奮戰的疲憊,卻字字鏗鏘。
為了提升旅客乘車舒適度,打造京沈高鐵安全標準示范線,沈陽高鐵基礎設施段提前研判,分區段、分時段對京沈高鐵管內線岔幾何尺寸、結合部病害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0時30分,隨著天窗作業命令下達,作業人員們背著軌檢儀、扳手、道尺等 “武器”,大步邁向 “戰場”,緊張有序的線路精調作業正式展開。
作業現場,作業人員們按照各自分工緊張有序的忙碌著,有的相互配合更換墊板,有的用電動扳手緊固螺栓……盡管日復一日的作業項目單調、枯燥,但大家仍一絲不茍。
“1毫米都不能差,高鐵軌道平順性每偏差1毫米,都可能引發列車晃動、設備損耗甚至安全隱患。”程小益剛拿著電子道尺精細測量,滿頭是汗。在程小益的帶領下,精調一米,達標一米,安全一米成為了所有作業人員心中的信條。他們一絲不茍地調整著軌道的每一個細節,每完成一段軌道調整,都會仔細檢查,確保每一段線路都達到毫米級精度。
夜幕下的悶熱凝成實體,黏膩的觸感爬上脖頸、滲入衣襟,汗水順著作業人員的額頭不斷涌出,如同決堤的小流,眨眼間便模糊了他們的雙眼。有人抬手隨意一抹,在臉上留下一道灰黑的汗漬,又立刻投入到作業中;有人脖頸間掛著的毛巾早已濕透,沉甸甸地貼著皮膚,卻騰不出手去擰干,他們的作業服被汗水浸透又風干,留下一片片白色的鹽漬。
經過近4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作業人員克服高溫帶來的重重困難,終于圓滿完成精調任務,線路各項參數均達到優良標準,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
“線路精調作業完成,人員機具已撤出線路。”4時10分,天漸漸有些微亮,天窗作業結束。
當天,程小益和工友們共完成2.6公里的線路精調。在返程的路上,伴著東方泛起的魚肚白,許多旅客已經登乘列車踏上了自己的旅途,而程小益和工友們卻在天光大亮時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