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消費呈現良性發展格局
原標題:預期穩 理性強 創新熱 政策優
全市消費呈現良性發展格局
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力量。記者6月24日獲悉,為精準識別現階段消費堵點問題,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靶向依據,國家統計局沈陽調查隊在全市范圍內抽選357個樣本開展提振居民消費重點難點問題專項調研。結果顯示:當前沈陽市消費呈現出預期穩、理性強、創新熱、政策優的良性發展格局。
居民收入平穩增長
消費預期普遍樂觀
收入是影響消費最直接、最基礎的因素,它從根本上決定了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選擇。
在受訪者中,66.2%的居民預計其2025年家庭收入不低于去年,其中,與去年持平的占43.1%,略高于去年的占18.7%,明顯高于去年的占4.4%。
從消費預期上看,40.6%的居民預計其2025年家庭消費將與去年持平,29.6%略高于去年,12.8%明顯高于去年,消費低于去年的僅占16.7%。
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文旅消費熱情高漲
近年來,沈陽市積極推動文化旅游工作,文旅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居民文旅消費意愿不斷增強。
當問及未來一年希望增加的消費類型,除衣食住行日常消費外,選擇希望增加休閑旅游消費的人數最多,占29.1%。
在今年“五一”等節假日,57.7%的受訪者曾有過文旅消費體驗。其中,38.1%的居民曾在節假日進行過聚餐聚會活動,23.5%選擇外出旅游,18.5%選擇休閑購物,10.4%選擇觀影觀展;同時,39.5%的受訪者表示有暑期出游計劃,選擇省內游的占60.9%,出省游占30.6%,出國游占8.5%。
代際責任觀念深化
消費決策審慎務實
當前居民消費呈現出顯著的“保障性支出主導”特征,代際責任使家庭成為消費風險的共同體,居民更傾向于通過保障型消費對沖不確定性,醫療、教育、養老三大領域成為居民消費的核心。
調研數據顯示,除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外,受訪者普遍表示其過去一年的家庭支出前三項主要集中在子女教育、家庭成員醫療費用及贍養老人等相關支出中,占比分別為48.2%、47.6%和26.1%。
新型消費蓬勃發展
消費潛能持續釋放
隨著消費市場的發展,消費場景不斷豐富拓展,從不同維度滿足了消費者需求,推動新型消費持續升溫。(下轉5版) (上接1版,全市消費呈現良性發展格局)
35%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曾有過新型消費體驗。其中,參與度較高的消費項目分別是以智能家居、在線就診等在線服務為代表的數字消費、銀發消費以及冰雪消費,占比分別為40.8%、29.6%和29.1%。
當被問及對新型消費模式的體驗感受時,20.9%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好,37.9%表示較好,38.7%表示一般。
政策觸達效果顯著
消費信心有效提振
近一年來,沈陽市通過發放消費券、以舊換新補貼等多種方式,切實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有效促進消費增長。
57.9%的受訪者表示近一年享受過政府促消費政策。其中,68.1%的居民使用過政府發放的各類消費券,31.9%的居民享受過“以舊換新”補貼及購置補貼,20.8%的居民參與過“惠民卡”、門票減免、景酒套票等文旅促銷活動,14.5%的居民享受過購車補貼及減征購置稅。
受訪者中,63.3%的居民對政府發布的促消費政策持肯定態度,認為對提振消費作用較強。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