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深耕技術硬本領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課題是DC600V供電客車電源裝置故障處理,首先我們來看幾個典型案例……”講臺上的徐彬彬,隨著授課內容的深入,漸漸褪去初登講臺的拘謹,舉手投足間盡顯專業與從容。
近日,在長春車輛段長春運用車間空調專項修班組,徐彬彬是公認的“電源檢修骨干”。作為車間從事車下電源檢修工作年限最長的技術骨干,他憑借十年如一日的深耕,成為兼具扎實理論功底與豐富實操經驗的行家里手。每天清晨7時前,他總會準時出現在單位,背起裝滿檢修工具的雙肩包——這個是他為方便攜帶笨重工具特意購置的“裝備”,早已成為他穿梭于客整所檢修現場的標志。當K126次列車準時入庫,他一天的工作便從逐節車廂排查電源裝置隱患開始:故障點定位、電路板檢修、修后運行狀態跟蹤……從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他的工作日程始終被高強度的檢修任務填滿。
作為車間技術骨干,每當有新職人員加入,徐彬彬都會成為“名師帶徒”的熱門導師。在實訓課堂上,他會將晦澀的電路原理轉化為生動的“故障故事”。一次,徒弟許維釗面對異常閃爍的電源指示燈手足無措,徐彬彬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他畫出電流流向圖。看著徒弟畫完,他拿起粉筆補充標注,從主回路到控制電路,層層剖析,直至故障點水落石出。如今,許維釗已能獨立處理復雜故障,回憶起這段經歷,他感慨:“師傅教會我的,是對待技術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鉆研態度。”
在技術攻關的道路上,徐彬彬同樣勇挑重擔。2024年,他牽頭完成壓力式井水解凍裝置技術攻關,成功解決冬季客車供水系統凍結隱患,該項目獲評段級技術創新二等獎。2025年,他又主動挑起車下電源主板自主維修難題。這項技術此前依賴委外維修,成本高、周期長。為攻克難關,他利用業余時間查閱數百份技術資料,在試驗臺上反復模擬故障場景,終于突破核心元件修復技術瓶頸,目前已實現30%的主板故障自主處理,預計年節約維修成本超10萬元,但是他的目標是實現100%自主維修。
徐彬彬的筆記本扉頁上,“干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字跡蒼勁有力。從晨光里的檢修現場到深夜的攻關試驗臺,從手把手帶徒的“技術引路人”到技術攻關的“排頭兵”,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技術的執著追求。他常說:“我們多一份嚴謹,旅客就多十分安心。”在深耕技術的道路上,徐彬彬正不斷磨礪本領,為旅客列車安全運行筑牢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