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學習“技能組合拳” 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落幕,鐵路人的高“烤”也即將到來。而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應用,這個夏天,無論是應對汛期還是備戰暑運,AI賦能的智能裝備都讓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作為身處快速變化時代的鐵路人,要迅速找準自身的價值坐標,提升競爭力,努力適應新科技、融入新時代。
深耕專業領域,讓自身不可替代。深耕專業領域的本質是將技術做到極致,并不斷突破邊界。在AI時代,專業領域的深度積累是個人不可替代性的基石,其不僅體現于技能熟練,更在于將技能與科技融合的創新力。在復雜場景中靈活、全面地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最優決策,跨部門協同作業,讓服務充滿人文關懷……每個人都要努力在崗位實踐中積累經驗、錘煉創造力、強化責任感,提升個人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在人機協作中尋找自身新定位。從設備操控到AI系統協同,新科技的應用需要更多復合型人才。未來,各領域的鐵路人都要成為“AI系統的合伙人”,檢車員要既能完成人工檢測任務,又能進行AI數據復核與異常研判;車務系統運用智慧管控平臺迅速編制調車作業計劃,確保調車組在現場接收的作業安排是“最優解”……每個鐵路人都要努力適應崗位需要,在新技術應用與人文關懷、專業深度與跨界廣度之間尋求平衡、找準定位。
樹牢終身學習的心態。在人工智能迅猛發展的當下,知識更新速度快,終身學習是個人緊跟時代步伐、實現自我價值的必要途徑。新時代鐵路人不妨建立一份技能更新清單,評估自身能力與未來崗位需求的差距,并通過學習縮小這一差距,不斷提升自身的保安全能力。唯有持續學習“技能組合拳”,才能在人機協作的新經濟形態中保持自己的崗位競爭力。
人生的大考或許只有一次,但能力的錘煉沒有終點。人工智能既是挑戰,更是時代賦予國鐵企業重塑價值的契機。唯有不斷淬煉與精進,方能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鏗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