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調優路網,鐵路新運力激活經濟“新引擎”
7月1日零時起,國鐵沈陽局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調圖后,安排圖定旅客列車907列,較現圖增加22列;圖定貨物列車2530列,鐵路客貨運輸能力、服務品質和運行效率進一步提升。
以暢通起筆,開啟流動中國“加速度”。當中國的地圖上不斷被注入新鮮血液,一條條新線有序通車,多條新線同時運營,中國交通運輸網呈現的是“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此次調圖中,京沈高鐵建成安全標準示范線正式投入運營,沈陽至北京間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可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運營,將進一步釋放高鐵路網整體效能,密切沿線城市間聯系,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在一條條新開的路徑中,在一列列新增的列車里,新圖鋪畫了一幅“高效便捷、幸福出行”的流動圖景。
于發展著墨,驅動經濟運行“新引擎”。此次調圖,正是為了將每一條線路更科學合理地利用起來,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新圖增開合肥東至沙嶺跨鐵路局集團公司多式聯運快速貨物班列1列,增開通榆至鲅魚圈、鎮賚至鲅魚圈管內普快貨運班列2列。通過優化貨運線路適應市場需求,進一步拓展國內快捷物流圈,為高效保障各類市場主體運輸需求,助力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充足運力支撐。
用服務寫意,繪就民生福祉“幸福圖”。把具體而微的每一件事辦實辦細,才能使細流匯聚成江海、山石崛起為高峰,新一年的發展才更具質感。近年來,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鐵路部門的服務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從網絡購票、電子客票、刷臉進站,再到推出“靜音車廂”、定期票、計次票和電子化補票等服務新舉措,樁樁件件,都關系民生福祉,鐵路部門借助“互聯網+”服務功能載體,讓人們出行變得越來越便捷、體驗更美好。
鐵路“追光”前行,堅實的步伐中透著強勁的自信。每一次調圖,都是對鐵路網的一次全面優化和升級,都是鐵路部門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的重要舉措。無論是高鐵網絡的持續拓展,還是貨運服務的優化升級,抑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深入推進,都將為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