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專用線上的“拼命三郎”
“道岔對北貨場5道開通,大門開啟鎖閉良好,車輛線路檢查完畢,沒有脫軌器,一車一閘,裝卸機具停止作業,貨物沒有侵線。”北貨場專用線旁,9調調車長邱利手持對講機,與同組連結員完成最后一項檢查確認。這位身形干練的“老將”,在鐵軌縱橫的作業場上,以精確的指令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勾勒出鐵路調車人的責任與擔當。
今年52歲的邱利,是下行運轉車間二班9調的調車長。他所在的調車組肩負著車站與專用線間取送車、站內不同場區之間轉場作業的重要任務,每當駝峰解體和峰尾編組作業繁忙時也會去支援,堪稱運轉車間的“機動部隊”。邱利的崗位工作節奏快、任務重,日均步行超兩萬步,穿梭于鋼鐵長龍之間,被大家形象地形容為“拼命三郎”,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這個稱號背后的責任與付出。
回溯邱利的成長軌跡,堪稱一部奮斗者的進階史。學校畢業后初入運轉車間,面對制動員崗位的挑戰,他以“釘子精神”扎根現場。晨曦微露時已在站場熟悉設備,夜幕降臨時仍在研讀規章手冊,每一次作業都當作學習和積累經驗的機會,在自己的《調車日志》中認真總結每一個場地的操作環節要點和注意事項。就這樣,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他便將復雜的站場布局、設備參數爛熟于心,從“新手小白”蛻變為“業務大拿”!把圻^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只有在現場自己獨立的操作一遍,反過來對課堂講的理論才能理解的更透徹。”這是邱利回顧自己成長經歷時常提到的感慨。此后五年,他以破竹之勢完成從制動員、連結員到調車長的跨越,成為車站最年輕的調車長。
在本月開展的專用線檢查專項整治行動中,邱利所帶領的9調成為車間“模范調車組”。面對北貨場、預制廠、焊軌等錯綜復雜的環境,邱利總結出“一看二核三查”工作法:看道岔開通方向、核對停留車止輪狀態、查裝卸機具是否停止作業!皩S镁看似大同小異,實則暗藏玄機。”邱利常對組內新職強調,“和北貨場相比,焊軌廠沒有股道表示器,大門前的道岔需來回扳動兩次,確認開通方向正確并且尖軌與基本軌密貼才行,這些細節要用心留意!痹谝淮螌S镁送車作業止輪時,新職韓建旋轉NSW手閘后,正準備從車組間出來進行下一步流程時,邱利敏銳地發現并迅速指出其止輪作業遺漏的關鍵環節:“打好手閘后必須檢查閘鏈子松緊狀態,閘鏈子只有繃的緊緊的,閘瓦才能與車輪踏面密貼,咱們的防溜工作才是合格的!闭沁@份“錙銖必較”的嚴謹,讓9調在每個月的安全考核中始終名列前茅。
在邱利心中,個人的成長從來不是終點。作為調車組的“領頭羊”,他將“傳幫帶”視為使命。面對新職徒弟,他獨創“場景教學法”:在北貨場講解股道表示器的聯動原理,在焊軌廠大門前現場演示道岔密貼檢查的標準動作,將晦澀難懂的規章化作生動的實踐課堂。邱利常說:“咱們專用線調車講究的是團隊協作,每個連結員都是不可或缺的頂梁柱!痹谒膸ьI下,9調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凡是在9調工作過的組員均已成長為車間的技術骨干,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
鋼軌延伸處,是邱利堅守的陣地;汽笛長鳴時,是他與安全的約定。從初出茅廬的制動員到獨當一面的調車長,他用三十年光陰在鐵軌上鐫刻奮斗的足跡。在邱利眼中,榮譽只代表過去,責任與擔當才是永恒的追求。隨著車站CIPS系統的升級改造,調車作業的技術和要求也在持續更新。邱利表示將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鐵路運輸工作的需要,依然保持“滿場飛奔”的姿態,以匠心守護每一次調車作業,用傳承點亮鐵路事業的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