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電煤保供提速增效 “鐵擔當”穩經濟惠民生
6月12日4時許,在沈陽國新環保新能源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上,一列滿載3850噸電煤的列車駛入卸煤廠房,隨著臺式卸煤機轟隆作響,卸車作業立即開始。進入夏季,東北地區氣溫不斷攀升,多地出現用電高峰,各大電廠電煤消耗量有所增加。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沈陽局)立足保用電、保民生,全力組織電煤運輸,確保各大電廠夏季用電高峰煤炭需求百分之百得到滿足。
面對電煤運輸需求激增的壓力,國鐵沈陽局打破常規運輸思維,做好運能優化。一方面通過“優先批車、優先配空、優先裝車、優先放行、優先卸車”五個“優先”原則,動態調整列車運能。一方面與煤炭與地方政府主管部門、上下游企業建立煤炭產需運協調聯系機制,加強日常溝通協調。準確掌握電煤供、存、耗、卸各環節實時信息,進而采取有效措施,精細化調配運能運力,優化編組配置,減少了中轉環節,有效提高電煤運輸組織效率。讓每一節車廂都成為輸送能源的“血管”,將煤炭資源高效輸送到用電一線。
當城市空調掀起用電曲線高峰,當工廠機器轟鳴催動生產脈搏,鐵路運輸承載著"萬家燈火"的重量。電力是現代社會的基礎能源,關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企業的正常生產,電煤運輸看似是物流問題,實則是民生工程,這背后是對千家萬戶清涼度夏的莊嚴承諾。充足的電力供應不僅是滿足居民的生活用電需求,更是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有力支持。每一列電煤列車的準點到達,都意味著一座城市的空調能持續運轉,工廠的生產線不會停工。在夏季用電高峰時期,保障電廠的煤炭供應,就是保障居民的用電需求,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鐵路電煤運輸對于保民生、促發展、穩大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從3850噸電煤的快速卸載,到東北地區萬家燈火的持續點亮,鐵路運力優化與電煤保供的背后,是民生溫度與經濟韌性的雙重考量。國鐵企業在電煤保供的道路上彰顯惠民、為民的“鐵擔當”,在鋼軌上書寫新時代“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