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鐵軍用“心”保供為盛夏注入“清涼動能”
進入夏季,東北地區氣溫不斷攀升,人們紛紛開啟空調、風扇等設備消暑降溫,電力需求也隨之急劇增長。為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穩定,自5月5日起,國鐵沈陽局全力提升電煤運輸效能,日均發運電煤達15.13萬噸。目前,管內55個鐵路直供電廠電煤庫存充裕,存量可滿足20天以上消耗需求,最大可耗天數更是達到34天,為東北多地平穩度夏筑牢能源供應“安全線”。
提升站位展忠心。開展電煤保供專項行動,不僅是鐵路部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生動實踐,更是踐行社會責任的有力擔當。電煤供應一頭牽著民生冷暖,一頭連著經濟脈搏,是保障國家穩定運行的關鍵一環。沈陽鐵路部門立足全局,充分發揮路網規模優勢,縱深推進“五個體系”“十項行動”,對繁忙干線實施擴能改造,強化“公轉鐵”政策導向,持續釋放路網運輸潛能。通過發揮大宗貨物運輸優勢,鐵路部門切實將“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落到實處,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創新組織顯精心。面對夏季能源運輸高峰期的集中挑戰,鐵路部門以精細化管理與創新舉措打通效率瓶頸。他們科學制定電煤保供措施,開辟綠色通道,按照“優先批車、優先配空、優先裝車、優先放行、優先卸車”的原則,持續優化作業流程,縮短技術站中轉停留時長,并大幅提升“點到點”直達列車開行頻次。一系列組合拳有效提升運輸組織效能,為電煤保供筑牢堅實運輸防線,確保能源運輸高效暢通。
升級服務暖民心。鐵路部門積極搭建協同聯動平臺,與地方政府、廠礦企業、發電廠建立常態化煤炭產需運協調機制,通過全流程跟蹤服務,實時掌握貨源組織、計劃申報、車輛調配、裝卸作業等關鍵環節動態。依托精準的需求研判能力,鐵路部門推出定制化運輸解決方案,從源頭到終端全程保障電煤運輸的高效與穩定。這種主動服務模式,不僅深化了供需雙方的互信合作,更為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拓展共贏空間注入新動能,切實將惠民利民的服務理念轉化為暖人心、聚民心的實際成效。
一列列滿載電煤的列車,在鋼軌上織就能源運輸網。這背后,是鐵路調度室里徹夜不熄的燈光,是貨運站臺上汗流浹背的身影,更是無數鐵路人用堅守與奉獻書寫的責任答卷。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鏗鏘誓言,既守護了百姓夏日清涼,更為國家能源安全筑牢堅實屏障。這份硬核擔當,贏得的不僅是社會各界的點贊,更展現了新時代鐵路人的精神風貌。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征程中,鐵路始終是值得信賴的“先行官”,用鋼鐵脊梁扛起民生重任,用優質服務傳遞溫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