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驛站”暢通“微循環”: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中新網遼寧新聞6月13日電 “惠幫企@鏈上沈陽”平臺自建設100余個實體化“惠幫企@服務驛站”以來,已發揮打通“最后一公里”效能,將零距離服務和實時對接送到企業身邊。除此之外,諸多驛站自身具備人才對接、成果轉化等自有功能,讓驛站功能從“普通服務”向“屬性服務”延伸,解決政府服務企業聯系不廣泛、服務有邊界的問題。
與此同時,驛站暢通“微循環”,“每個驛站的小小網格,可牽系著百家企業,千名員工,”驛站服務人員介紹說:“一個園區、一個街道,可以有多少供需、服務、科技資源呢?依托‘小驛站’緊密聯系企業的天然優勢,我們不僅能將這些資源送到企業手邊,還能完成資源在域內無縫對接的‘微循環’。”
驛站服務企業“零距離”。“惠幫企@鏈上沈陽”平臺創建以來,發動萬名首席服務官對接數萬家企業,但政府力量聯系企業終有限度,難以將觸角延伸到大街小巷、企業家門口。此時,“惠幫企·服務驛站”就發揮作用,解決聯系企業觸角不到位問題。驛站點對點服務,幫助企業反映問題、對接資源、搭建橋梁。如,法庫縣吉祥街道服務驛站為法庫縣大春加油站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引入客源,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大東區二臺子街道服務驛站助力域內玖玖實業等4家企業燃氣改造工程經費3.5萬元。
驛站助力企業“多功能”。驛站助力企業“多功能”。如果說,“點對點”服務是“普通服務”,那么,結合驛站原有屬性提供的專屬服務可稱為“屬性服務”。許多驛站有固有資源稟賦,例如,漣漪驛站、金谷人力資源產業園驛站有人才服務功能;格林繽紛企業孵化基地服務驛站具金融對接優勢,利用原有功能,驛站在“廣泛聯系”基礎上發揮作用為企業提供各類“功能性服務”——漣漪驛站依托遼寧漣漪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資源,為企業提供多角度人才服務,助力園區入駐手工業企業解決初創階段管理不健全導致的員工仲裁事件,聯系高校和女企業家協會助力園區內美術館拓展客源;格林繽紛企業孵化基地服務驛站以金融對接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共累計發放貸款3940萬元。
驛站暢通區域“微循環”。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小微企業,又一頭聯系著科研院所、高校。“小驛站”在發揮著廣泛聯系功能的同時,不知不覺,也實現著“微循環”——在一個街道或園區里,對接與孵化的潛力有多大呢?艾測科技,一家深耕食品質量檢測多年的企業,面對行業下行壓力迫切尋找新的增長點;中科院應用生態所在進行科研實驗時,偶然發現了與實驗目的無關的解酒保肝產品;與此同時,一家藥廠因市場變化而陷入虧損,其生產線長期閑置——中科城市數字經濟產業園服務驛站整合政府、市場和社會多方資源,敏感地察覺這里所蘊含的商機。“小驛站”迅速行動起來,讓三方對接形成共贏局面。產品兩個月即面市,首批6萬瓶廣獲市場好評。
以“微循環”帶動驛站“影響力”,讓區域內這盆活水“活起來”,“‘小驛站’在家門口,就像一個朋友一樣,了解我們的需求,提供需要的資源,真是方便又暖心。”玖玖集團負責人李輝在采訪中感慨。“我們還將繼續以暢通的‘點對點’優勢激活社會力量助企發展的巨大潛力,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生態。”“惠幫企@鏈上沈陽”平臺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