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旅游專列擦亮鐵路新時代服務底色
2025年全國開行旅游專列600余列,同比增長超20%,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鐵路部門精準把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續優化產品供給,推出更多差異化、個性化服務。人們徜徉在秀麗山水間,品味特色美食,體驗非遺文化,享受輕松愜意的旅程時,往往不經意發現,遠行出游已不再是難事。距離帶來的焦慮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親情團聚的溫馨、游玩放松的愉悅和研學體驗的充實。個體需求與美好愿望之間的距離正在不斷拉近。高鐵正悄然重塑人們的出行方式,以快捷便利的旅途,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轉化為現實。
隨著鐵路事業的蓬勃發展,縱橫交錯的路網、日新月異的速度、持續優化的服務體系,為當代旅客提供了說走就走的便利、更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出行選擇,處處體現著“以旅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這份為民初心,讓鐵路與旅客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紐帶,持續出臺系列措施,讓鐵路發展紅利惠及更多旅客。回想每次老家的情形,300公里的距離,十多年前需要3-4個小時的車程,如今只需要1個小時,隨便找個空閑就能坐高鐵去看望年邁的父母,老人不時感慨如今交通的便利。今年端午,沈陽鐵路推出的車廂活動更是別出心裁——編五彩繩、包粽子、賞民俗歌舞,讓旅途充滿節日的溫馨。這些暖心細節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提升著旅客的幸福體驗。
旅游專列正是新時代鐵路堅守為民初心的生動寫照之一。近年來,鐵路加大旅游列車開行力度,拓展服務維度,不僅讓旅客“玩得了”,更要“玩得好”。鐵路部門精心規劃旅游線路,創新推出“快旅慢游”服務模式,高密度串聯景點的“快旅”模式滿足高效出行需求,景隨車移、車隨人走的“慢游”模式則提供深度體驗。在東北地區,“沈水之陽號”列車串聯遼寧沈陽至內蒙古阿爾山的黃金旅游線路,旅客夜宿列車,晨起即可欣賞杜鵑花海。細節之處最見真情,針對旅游專列行程較長的特點,鐵路部門特別設計健康食譜,采用低糖低鹽烹飪方式滿足銀發群體需求,百余種自助餐品既暖胃更暖心。這份用心,旅客都能真切感受到。
今時今日,出行已不再是難事。探親、旅游、研學,一列列火車穿行于山水,馳騁于陌上。最美的風景在窗外流動,最溫暖的情誼在車廂中洋溢,鐫刻在萬千旅客的笑靨里,更彰顯于鐵路人始終如一的真誠奉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