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遼寧分社正文

“振興新突破 決勝勇爭先”丹東市多領域發展質效齊升 扎實推進半年“雙過半”

中新網遼寧 2025年06月06日 14:40

  中新網遼寧新聞6月6日電(記者于海洋)5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振興新突破決勝勇爭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8場),丹東市政府秘書長、市政府辦黨組書記、主任馮剛介紹錨定新時代遼寧“六地”目標定位,全力投入決勝之年決勝之戰,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一季度,如期實現“開門紅”,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8%、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1-4月份,省通報的14項主要經濟運行指標,有9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項居全省前7位;當前,半年“雙過半”各項工作正在扎實推進,為實現全年決戰決勝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主要體現在8個方面:

  一是項目建設量質齊升。截至目前,6個投資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如期開復工,全年720個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開復工率達到75.4%,其中續建項目復工率達到100%,均為歷史同期最好水平。1-4月份,建設項目投資增長27.9%,億元以上項目數量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聚焦“兩重”“兩新”,謀劃向上爭取資金項目400余個、總投資1500余億元。

  二是招商引資成果豐碩。精心設計“招商圖譜”,接續開展招商引資冬季會戰、春季會戰,市縣兩級黨政“一把手”帶頭推進產業鏈招商、資本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在京津冀滬浙閩粵等地開展推介洽談活動330余批次,與近百家500強民企及央企國企達成合作意向。1-5月份,簽約2000萬元以上項目268個,到位內資增長43.8%,完成全年目標的55.6%。

  三是工業基礎不斷夯實。1-4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5大產業集群規上產值增長10.3%。實施技改項目101個、總投資116億元,技改投資增長21.1%,丹東成功入選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5個新興產業投資增長3.4%。推動上市企業曙光股份與吉利遠程集團簽約合作,訂單增長2.8倍,曙光集團迎來“新曙光”。

  四是農業生產穩中有進?阜糧食安全責任,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68萬畝、大豆播種面積14萬畝,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5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40萬畝;果蔬、肉蛋奶、水產品產量穩定增長,一季度農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首位。著力打造“丹東草莓”產業名片,組建草莓種苗攻關聯盟,開展草莓全季生產試點,推進全國首部草莓產業發展地方性法規立法,下半年,我們還將舉辦首屆中國丹東草莓產業博覽會,歡迎社會各界朋友到丹東品嘗果香,體驗“莓好”。

  五是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召開文體旅融合發展大會,明確6方面103項具體任務,全力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先行區”。舉辦“冰雪溫泉莓好歡樂季”、萬人匹克球歡樂賽等活動近300場,增開丹東與沈陽、大連每日夜間往返高鐵4趟,推動丹東至韓國仁川國際客貨班輪“東方明珠號”復航運營,安東老街榮獲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鴨綠江畔·丹東真好”旅游形象贏得贊譽。五一假期接待游客首次突破400萬人次。

  六是消費拉動作用明顯。落實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舉辦服裝消費季、年貨節、汽車節等千家企業百場活動促消費,啟動2025丹東春季房交會暨城市文商旅生態聚合活動,持續加大重點領域消費券發放力度。1-4月份,汽車、家電、手機數碼消費分別增長22.2%、4.7%和87.6%,70%限上單位銷售收入穩步增長,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25%、居全省第二位。

  七是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出臺提振外貿67項具體舉措,積極爭取互市貿易“直接進口”“分撥運輸”模式落地,邊境小額貿易增長144%,互市貿易額增長40%。組織百余家企業參加俄羅斯、德國等境內外展會20余場次,支持曙光新錦華等企業開通阿里巴巴國際站,獲批中國丹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貿易額增長11.2%,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9.4%、居全省第二位。

  八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堅持75%以上財政支出用于民生,扎實推進10類39件59項民生實事,改造老舊小區28個、“城中村”12個,城市管網369公里。創新開展12345熱線月講評、季警示,群眾訴求辦結率99%、滿意率92.4%。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7.8%、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100%,這兩項指標均列全省第一位。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面推動消防安全集中排查整治,本質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各項工作堅持能早則早、能快則快、能多則多,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全力鞏固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態勢,為全省打好打贏決勝之年決勝之戰貢獻丹東力量。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穩增長。堅持一產要穩住、二產要挺住、三產要發力,強化動態全過程研判調度,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加快推動海上風電、新能源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三次產業協同發展、三駕馬車競相發力。二是不遺余力惠民生。堅決兜牢民生底線,持續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加快推進200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項目。全力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優化智慧健康醫療系統,加快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污染防治,加快推進生態修復和小流域治理,一體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三是守土盡責保安全。堅決扛穩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責任,統籌抓好重點領域安全,積極防范化解風險,更好保障社會和諧穩定。四是精心謀劃十五五。立足沿海、沿邊、港口優勢,統籌發展和安全,聚焦支柱產業升級、新質生產力發展、民生福祉改善,高質量推進規劃編制。五是持之以恒轉作風。弘揚“英雄城市”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抓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持續糾治“四風”,深入推進“千名干部百項攻堅”,以過硬作風保障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