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遼寧分社正文

“振興新突破 決勝勇爭先”本溪市錨定GDP增長6%目標推進十項重點工作

中新網遼寧 2025年06月06日 14:39

  中新網遼寧新聞6月6日電(記者于海洋)4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遼寧省本溪市政府秘書長潘政宗介紹本溪市打好打贏決勝之戰,奮力推進“十四五”規劃和三年行動目標任務的重點工作情況。

  年初以來,牢牢把握打造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勠力同心、攻堅克難,錨定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目標任務,明確“1+10賽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力抓好十項重點工作,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上勇于爭先。

  一是產業強市,提質增效夯根基。立足產業實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創新、文化、綠色、數字賦能礦業、農業、工業、文旅四大主導經濟,制定產業圖譜,加快冶金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等8個產業集群建設,做大做強鐵基、硅基、道地中藥材等16條產業鏈。抽調全市精干力量投身招商選資第一線,組建招商專班,滾動推進“四個一批”產業項目。今年1-4月,全市采礦業、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2.3%、4.5%,33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15個增加值同比增長,拉動工業增加值增長12.1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71.8%,醫藥制造業增長14%,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3.2%。再生鋼基地實現產值23億元、增長163.3%。

  二是科技強市,創新驅動增活力。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與多所省內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共建研發中心和創新實驗室,針對鋼鐵、中藥等重點產業的關鍵技術難題進行聯合攻關。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加大科技型企業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1-4月,全市累計登記技術合同54項、登記額4.5億元、增長13.3%。開展中試項目45個。新增雛鷹瞪羚企業6家,總數達到85家。

  三是深化改革,破障除弊激潛能。深化國資國企、醫療衛生、教育體制、財政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推動市屬企業年底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牢固樹立“五個一切皆可辦”理念,積極推進“溪心辦”政務服務品牌,高質量建成21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聚焦促進投資、服務企業等主責主業,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截至目前,政務中心窗口壓減比61.7%,人員壓縮58.1%。

  四是開放合作,拓展空間提能級。聚焦四大主導經濟加力招商選資。全年新增招商選資儲備、洽談、簽約項目各300個,開工項目不少于150個,引進國內實際到位資金600億元,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1500萬美元。聚焦8個產業集群和16條產業鏈,實施精準招商,已招引山東省港口集團本溪國際陸港項目簽約落地,山東高速集團旗下中鐵隆集團來溪投資開發本溪湖工業遺產群。深化與中國能建、華潤集團、國藥集團、中國資環集團、中國文旅集團等目標央企對接,在生物醫藥、綠色低碳、文旅康養等領域深化央地合作。深度融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持續做好對口援疆和泰本合作。1-4月,引進國內實際到位資金額336.6億元,同比增長8.3%。

  五是鄉村振興,強農惠農促融合。錨定農業強市目標,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重點培育“1+5”(人參、優質米、冰葡萄、果業、冷水魚、絨山羊)省市兩級優勢特色產業。做強林下經濟,圍繞桓仁山參、本溪遼五味等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品牌效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深化農文旅融合,積極發展庭院經濟、采摘經濟,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帶動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打造和美庭院、和美村屯、和美鄉鎮。

  六是文化強市,突出特色展魅力。深耕城市文脈,傳承和弘揚“六大地域文化”,系統挖掘紅色文化的精神傳承、歷史文化的千年積淀、地質文化的自然密碼、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工業文化的奮斗歷程、中醫文化的智慧結晶。在文化傳承、文化惠民、文體旅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成功叫響本溪文旅品牌,榮登2025攜程賞秋目的地口碑榜前 20 名,花溪沐楓雪溫泉旅游度假區、小市一莊景區入選省文體旅融合發展消費新場景培育名單,實現了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重提升,一季度旅游人數和收入分別增長21.1%、20%。

  七是法治本溪,公平正義筑根基。聚焦城鄉建設與管理、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基層治理等方面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全面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高效運行。以“法律八進”為抓手,在全省率先全面啟動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深入開展精準靶向普法,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有效提升基層依法治理水平。堅持司法為民守護公平正義,兩級法院速裁快審,案件平均審理時長15.8天,檢察機關在全省首創“溪訪息訴”集成品牌。

  八是平安本溪,守護民生保穩定。堅決維護各重點領域安全,加大對違法犯罪活動打擊力度,有效警情、刑事案件持續下降。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整治體系,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全市安全形勢穩定向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能力。鞏固拓展金融改革化險成果,推進中小銀行清收挽損,持續開展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防范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加快形成具有本溪特色的社會治理品牌。

  九是美麗本溪,生態優先繪新篇。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果。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產業園區,推動再生資源企業發展,年度計劃培育綠色制造單位40家。推進大雅河、太子河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力爭在建在運清潔能源裝機總量達440萬千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PM2.5年均濃度不高于30.5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不低于93%。計劃年度營造林8.5萬畝。建設省級綠色礦山4家。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城市“明亮”工程。爭創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以房地產健康發展促進城市煥新,年度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長5%,建筑業產值增長10%。

  十是民生福祉,共建共享暖民心。持續加強就業保障和創業就業服務,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萬人以上。推動教育優質發展,學前教育普惠率達到91%,特色高中占比達到60%。加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新建市級重點專科2個、縣域重點專科3個,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科比例達到65%、設置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比例達到100%。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鄉鎮(街道)養老服務綜合體覆蓋率分別達到50%、80%。多渠道激發增收動能,社會保障擴面提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100.4萬人以上,異地住院費用醫保結算達到75%以上。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

  總之,決勝之年,本溪市將凝心聚力“1+10賽道”,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堅決打好打贏決勝之戰 ,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