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多式聯運“一單制”為物流行業注入新動力
近日,一列滿載3000噸玉米的糧食多式聯運“一單制”班列從吉林榆樹站啟程,經遼寧營口港海運至廣西欽州港。這不僅是全國首列該類型班列,更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沈陽局”)在貨運市場化改革中的創新實踐,展現了物流行業在效率與成本優化上的積極探索。
“一單制”運輸模式,憑借“一次委托、一單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結算”的特點,革新了傳統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繁瑣流程。以往,貨物跨運輸方式轉換時,客戶需與多個承運人溝通單證交接、短駁運輸、貨物換裝等,耗時耗力且成本高昂。而“一單制”模式下,客戶僅需通過95306平臺提交一次電子申請,即可享受從起點到終點的全程物流服務,無需再與各承運人逐一交涉,大大簡化了操作,提升了效率,該班列全程運輸時間從過去的18天壓縮至13天,糧食運輸更加暢捷高效,并可全程追蹤貨物,確保運輸透明與可控。
為保障這趟班列順利開行,國鐵沈陽局從空箱調配、車輛配空、編組掛運的精心組織,到人力機具的增加、裝卸組織的強化,特別是根據船期倒排列車開行計劃,確保了鐵路運輸與海運的無縫對接,使得貨物能夠按照預定時間表準時抵達,推動了物流時效性達到新的良好水平。
近年來,鐵路部門在物流領域的創新不斷。除了“一單制”班列,還成功開行了遼寧首趟鐵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打通了東北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新通道,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同時,通過整體打包、量價捆綁等措施,為客戶提供“一企一策”的定制化總包服務,滿足了不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此外,與銀行合作推出的鐵路“運費貸”物流金融業務,為物流企業提供了金融支持,減輕了資金壓力,降低了運營成本。
“一單制”班列的開行,是國鐵沈陽局貨運市場化改革的成果,也是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體現。它展示了物流行業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服務方面的巨大潛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物流行業作為連接生產和消費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日益凸顯。“一單制”模式的推廣,將為物流行業注入新動力,推動其向更高效、便捷、智能的方向發展。也期待更多物流企業能積極投身到這場變革中,共同探索與實踐新的物流模式與技術手段,攜手推動物流行業邁向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