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鋼鐵動脈燃動東北振興新機遇
時下,撫順北站房施工現場繁忙有序,這座始建于1939年的老站即將迎來新面貌。作為沈佳高鐵沈白段(以下簡稱“沈白高鐵”)的重要節點,撫順北站改擴建工程見證著遼寧高鐵版圖的最后一塊拼圖完美嵌合。它不僅是國家高速鐵路網的關鍵一環,更是撫順這座城市轉型振興、擁抱未來的新驅動。
當設計時速350公里的動車組8分鐘從撫順直抵沈陽、1小時22分鐘飛馳長白山,昔日的"雷鋒城"將實現從邊緣到樞紐的蛻變。擴建中的撫順北站如同一副精密齒輪,通過新設的撫順、東韓家、新賓三站,將石化基地與醫藥新城、冰雪經濟與裝備制造精準咬合,站前新建的智慧交通綜合體,正將交通優勢轉化為城市能級提升的強動力。
隨著沈白高鐵開通在即,遼吉兩省經濟區的聯系會更加緊密。比如通化、長白山這些資源豐富的城市,可以通過高鐵網絡,把當地特色的農產品、中藥材更方便地運到沈陽等中心城市,參與到更完整的產業鏈中,從而提升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沿線的小城市可以圍繞高鐵站建設新城區,承接居住、養老、旅游等需求,與省會城市形成“研發在中心城市,生產在周邊地區”的合作模式。這種交通網絡的完善,使資源枯竭型地區轉型由此獲得發展新引擎。
鐵路部門與沿線城市借勢打造“高鐵+文旅”新生態:撫順站布局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新賓站嵌入滿族文化主題街區,通化站配套人參特產智慧展銷館。創新推出的“高鐵票+景區聯票”“周末專列+冰雪主題游”等產品,使“快旅慢游”成為現實。沈白高鐵開通后,北京至長白山的行程將從7小時銳減至4小時12分,京津冀客源“周末打卡長白山”成為可能。據測算,高鐵年引流旅客逾1100萬人次,正催化東北旅游從“季節經濟”向“全時經濟”躍遷。
沈白高鐵用速度優勢優化產業版圖,以樞紐經濟增加城市活力,為撫順帶來新發展機遇,讓這座城市在時代的浪潮中揚帆起航。在鋼軌與電纜的延伸中,這條連接東北的“鋼鐵之軀”,承載的不僅是南來北往的旅客,還有“人民鐵路為人民”在東北大地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