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變直記 看機器人如何助力醫生造福病患
5月27日,伴隨著一場由醫生與機器人協作完成的手術結束,年逾花甲的高娃將擺脫為自己帶來“步步痛苦”的“O型腿”。這場科技含量極高的手術背后,是中國數字骨科的飛速發展。
在不久之前,高娃其實已經完成了一次機器人協助手術,此前她飽受雙膝骨關節炎的困擾,嚴重的內翻畸形讓她形成了“O型腿”,其中右腿十分嚴重,已經達到了每走一步都要面對鉆心疼痛的地步。為此她輾轉多地,最終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骨科迎來轉機。
在使用機器人協助手術之前,醫生需要精準地導入患者數據,并完成3D建模,從而讓截骨能達到亞毫米級的精度,并選擇合適的假體。
高娃僅是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數字骨科實際應用的受益人之一。使用機器人協助手術已在該院骨科進行廣泛應用。近兩年,盛京醫院骨科平均每年有200臺手術使用機器人進行協助。而這僅僅是與膝骨相關的手術。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骨科主任白倫浩教授告訴記者,相較傳統手術,機器人手術不僅精度和安全性以及效率更高,患者的術后恢復也會更快。他以高娃為例,高娃右腿手術后第二日便可下床在助行器的輔助下站起。
據悉,目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骨科已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數字骨科課題組,該院也獲批國家衛生健康委加速康復外科骨科試點醫院。
(禹瑞齋 王翕瞳 遼寧沈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