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沈陽供電公司:63載愛心守護 點亮盲人“心燈”
中新網遼寧新聞5月16日電 (通訊員 杜巖 鄒妍妍)在時光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溫暖的力量如熠熠星辰,照亮特殊群體的生活。在第35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5月15日,國網沈陽供電公司郭家愛心團隊的隊員們在每月例行收電費的日子,來到沈陽市鐵西區中海社區“盲人大院”,開啟了一天的日常幫扶工作。
“邱姨,我來了,給您帶了剛從菜市場買的新鮮蔬菜,有小白菜、西紅柿......都是您愛吃的。”一大早,隊長楊迪帶著所里的成員來到大院開始忙碌,瞬時大院熱鬧了起來。“小迪啊,我數著日子呢,知道你今天來!我這眼睛看不見,出門不方便,有你們幫忙送菜,我可省心多了。”在大院生活了數十年的盲人阿姨邱淑華聽到楊迪的聲音,笑容滿面地上前握著他的胳膊表示歡迎。

“我是2015年到郭家供電營業所的,一入職就自動成為‘郭家愛心團隊’的一員,很榮幸能成為隊長,傳承這份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愛心行動。”楊迪是郭家供電營業所第14任所長,今年是他在大院幫扶的第十年。
郭家愛心團隊和“盲人大院”的故事要從60年前說起。當時的“盲人大院”是民政福利企業原沈陽市互感器廠盲人職工的宿舍,20世紀60年代有70余戶盲人家庭住在這里。1962年,原沈陽電業局鐵西供電所抄表員劉繼增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盲人大院”常因共用電表產生電費分歧,而且存在生活不易、出行不便等問題。劉繼增決心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于是留下“有事只要招呼一聲,保證隨叫隨到的”承諾。63年來,從一個人、一群人、到幾代人,供電職工們一直守護著這個“大院”。
放下手中的菜,楊迪帶著隊員們開啟了“電工模式”,仔細檢查墻壁上的線路、家中的用電設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為盲人服務,不僅要有耐心和細心,技術含量也必須跟得上。郭家愛心團隊利用小程序專門監測大院的電表,通過電流數據及時發現短路、漏電等情況,第一時間上門維修,排除安全隱患,保障盲人的用電安全。

“佟叔,您最近血壓咋樣?我給您量量。”來到盲人佟德祿家中,楊迪熟練地拿出血壓計,扶著佟叔坐下。“你們每個月都來,我這心里踏實多了。”84歲的佟叔說。楊迪一邊給佟叔量血壓,一邊叮囑:“您這血壓還是得注意,平時要多注意休息,飲食也要清淡些。”近年來,居住在大院的盲人逐年減少,郭家供電營業所也更加關注盲人叔叔阿姨的身體健康,制定貼合盲人需求的身體檢查項目,涵蓋血壓、血脂、血糖、心率檢測等,通過定期檢查及時掌握叔叔阿姨們的健康狀況。
下午兩點左右,收電費工作接近尾聲,楊迪和隊員們來到大院的盲人活動室,此時,活動室內正進行著每日例行的娛樂活動——“撲克局”。在娛樂互動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還回憶起了過年前夕供電所的孩子們帶著他們坐地鐵的經歷。“我老伴生前唯一的遺憾就是沒坐過地鐵,我替他體驗了。”邱淑華阿姨說道。
63年來,“盲人大院”從平房變成了樓房,盲人家庭從70余戶減少至現在的29戶。在物質不再貧瘠的時代,長情的陪伴對于盲人來說更加難能可貴,郭家愛心團隊不光為他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還注重豐富他們晚年的精神生活。
“每次你們來,我們‘盲人大院’就變成了‘幸福大院’,有你們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這一天,是大院平淡日子里的尋常光景,亦是幸福時光中的特殊時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