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動脈流淌溫情關懷
在縱橫交錯的鐵路網絡上,每一段鋼軌都承載著時代發展的鏗鏘步伐。當“復興號”動車組刷新著“中國速度”,鐵路人正在用另一種方式詮釋進步的深意。他們將勞模精神的火炬代代相傳,把“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鍛造成鋼,讓冰冷的鋼鐵動脈始終流淌著溫暖的關懷溫度。全國勞動模范沈陽鐵路客運員馬叢與劉偉,正是新時代鐵路人傳承勞動精神、踐行為民初心的生動縮影。
師徒接力傳遞匠心!皫煄健笔且环N人才培養機制,更是一種精神血脈的賡續。馬叢從全國勞模朱立紅手中接過的不僅是一串鑰匙、一本意見簿,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與期盼。當朱立紅將“創新是勞模精神的實質”的囑托交付給徒弟時,新時代勞模精神的火炬已然完成傳遞。劉偉同樣在師傅劉曉云的言傳身教中,將“五本服務寶典”與“四心服務法”牢記于心。這種師徒相承的動人圖景,展現了鐵路服務文化中“傳幫帶”的獨特魅力——老一輩鐵路人將經驗凝結成智慧結晶,新一代青年職工在繼承中創新突破,讓勞模精神始終保持著與時俱進的活力。
點滴服務溫暖旅途。在日均數萬客流中尋找需要幫助的特殊旅客,在嘈雜的候車室里捕捉細微的險情征兆,這不僅需要敏銳的觀察力,更需要將心比心的共情能力。馬叢從老人口袋里的老年卡捕捉到走失線索,劉偉從旅客蒼白的臉色預判心臟病發作,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實則是日積月累的職業敏感與真心付出的必然結果。從馬叢建立的“六個一服務工作法”,到劉偉開發的微信預約小程序,她們用標準化服務提升效率的同時,始終保持著服務中最珍貴的人性溫度。
平凡堅守烙印初心。每天步行兩萬步、回答數百次詢問、處理數十起突發事件......這些數字背后,是鐵路人用腳步丈量初心的生動寫照。馬叢25.8萬次幫扶背后是6年如一日俯身推輪椅的堅持,劉偉29面錦旗映照的是13年寒來暑往的守候。她們把“不讓一名旅客遭遇無助”的準則刻進職業生涯,將“服務無止境”的信念化作前行動力。當90歲老人緊握的糖炒栗子成為信任的見證,當日本旅客跨越重洋的感謝信息點亮屏幕,這些看似平凡的堅守,已然在萬千旅客心中播撒下文明的種子。
新時代的鐵路線上,不僅有飛馳向前的高鐵列車,更有一代代鐵路人默默奉獻的身影。當中國速度驚艷世界時,馬叢、劉偉這樣的鐵路人始終以躬身服務的姿態,用實際行動幫助旅客搬運行李、照顧老人、解決急難。這些穿行在車站站臺和鋼鐵軌道間的溫暖使者,正用她們的青春與熱忱,譜寫著新時代動人的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