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組團上線清篩道岔
丁香花開飄四溢,破曉清篩搶先機。5月13日清晨5時許,在景色怡人的天橋嶺火車站外,延吉工務段40余名干部職工迎著晨光調試機械設備、查點工具,為即將開始的道岔清篩施工做著充足的準備工作。
為有效整治列車徑路病害,春檢結束后,這個段結合檢查的問題和工務大數據問題導向,發(fā)現(xiàn)道岔病害整治需求尤為迫切。他們針對道岔下的道床板結、臟污和排水不暢引發(fā)的各類病害,臨時成立以總工程師、主管副段長為組長的病害調研組,帶領技術科和線路車間相關人員,對全段正線256組道岔病害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按照輕重緩急確定了利用50天時間對50組道岔優(yōu)先整治的安全強基決策。同時,該段還聯(lián)合電務、通信、供電等單位共同排查道岔下方隱蔽設備,為首次全程使用機械清篩道岔提供了安全保障。
“命令已下,可以上道。”7時整,在天橋嶺站9號道岔外的干部職工同聲復誦后,開始指揮各類機械上道作業(yè),霎時間,機械轟鳴聲和口號聲響徹天橋嶺火車站。“開槽機”扒開一側道床邊坡,緊隨其后的“側切機”利用特制的傳送帶將道床臟污的石砟和泥土清理出來,“清篩機”回收篩分夾雜泥土的石砟,“回填機”恢復道床和邊坡,“搗固機”最后進場,按照現(xiàn)場技術人員給出的道岔幾何尺寸數據進行搗固作業(yè),五個中型機械設備相互緊密配合,高效銜接各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參與施工的干部職工贊嘆不已。該段汪清線路車間線路工王志斌說:“現(xiàn)在鐵路維修使用的機械設備太先進了,不僅節(jié)約時間,而且清篩質量比人工清篩要好上幾倍,真是令人倍感振奮。”
為確保線上使用機械設備安全,這個段在施工準備會中充分分析研判風險,采取除必要的防護員外,為每臺機械配置1名防護員,實行“一人一機”防護,機械設備移動或作業(yè)時,隨車防護員利用對講機告知周圍作業(yè)人員,同時負責安全的干部全過程盯控作業(yè),從而確保了施工作業(yè)安全。該段技術科副科長張文彬介紹說:“我段是首次投入使用這種中型機械設備進行道岔清篩作業(yè)的,結合作業(yè)還整治了各類道岔常見病害,設備基礎得到有效夯實,這種維修作業(yè)模式值得推廣。”
經過4小時的緊張奮戰(zhàn),天橋嶺站9號道岔清篩工作圓滿告捷,累計銷號水平偏差、零配件損壞等常見道岔病害9種11個問題,有效延長了設備養(yǎng)護維修周期,設備基礎再次得到夯實。11時整,“施工天窗”結束,線路正點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