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遼寧省委會“燭光行動”點亮教育均衡發展之路
中新網遼寧新聞5月10日電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均衡發展理念,深化區域教育協作,4月28日至29日,民盟遼寧省委會聯合沈陽市沈河區與遼陽市弓長嶺區,成功開展“燭光行動”教育幫扶系列活動。此次活動通過校際結對共建、名師送教、資源共享、專家引領等形式,架起城鄉教育協同發展的橋梁,為弓長嶺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4月28日,活動啟動儀式在沈陽市第七中學舉行。民盟遼寧省委會社會委副主任張祥鑫,弓長嶺區教育局黨組書記朱振華,沈河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區教育事務服務中心主任葛海豐及多校校長共同參會。會上,三對學校正式簽署共建協議:沈陽市第七中學與弓長嶺區初級中學、沈河區朝陽一校與弓長嶺區雷鋒小學、沈河區文藝二校與弓長嶺區新建小學結成教育聯盟。協議明確通過教師互訪、課程共享、教研聯動等方式深化合作,助力弓長嶺區學校提升辦學質量。儀式后,遼陽教育考察團到3所學校進行實地調研考察。

4月29日,葛海豐帶隊,沈河區教師進修學校、沈陽市第二十七中學、沈陽市第七中學、沈河區文藝二校、沈河區朝陽一?傆18人的沈河區教育名師團隊赴弓長嶺區結對學校開展送教活動。高中階段,化學教師以實驗探究為核心,通過分層教學與考點精講,助力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初中教師聚焦歷史與物理學科,以情境化教學和跨學科整合為特色,引導學生深度理解學科內涵。小學課堂中,語文教師通過文本分析與情境體驗相結合,激發學生思辨能力;數學教師則以生活化任務為驅動,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運算策略。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的示范課均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通過問題鏈設計、跨媒介表達、真實情境應用等創新方法,展現了高效課堂的多樣形態,為弓長嶺區教師提供了可借鑒的教學范式。
此次“燭光行動”不僅是一次教育資源的輸送,更是一場城鄉教育智慧的碰撞。朱振華表示:“通過結對共建,我區教師將分批赴沈河區名校跟崗學習,實現‘借勢突破’。”葛海豐則強調:“合作不是單向幫扶,而是雙向賦能。我們將持續深化資源共享,推動兩地教育協同發展!

民盟遼寧省委會“燭光行動”以教育為紐帶,以合作為橋梁,讓優質資源跨越地域限制,在城鄉間流動生輝。這場充滿溫度的教育之約,不僅為弓長嶺區師生帶來了新理念、新方法,更點燃了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希望之火。未來,民盟遼寧省委會將繼續凝聚多方力量,以“燭光”照亮更多教育之路,共繪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的和美畫卷。

遼陽市政協副主席、民盟遼陽市委會主委王繼軍看望了教育幫扶團隊,民盟遼寧省委會社會服務部部長李德奎、二級調研員楊曉玲,弓長嶺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蘇洋,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秦偉參加此次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