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方大總醫院開展“愛肺計劃”惠民行動
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數據顯示,肺癌已成為我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腫瘤之一。近日,遼寧方大總醫院攜手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何建行及其團隊推出“愛肺計劃”,通過低劑量螺旋CT等精準篩查手段,實現“早發現、早干預、早獲益”三重效應:早期診斷率大幅提升,中晚期發病率顯著降低,人均醫療支出明顯減少。
此次活動,面向社會釋放5000個免費篩查名額,不僅是惠及東北患者的“健康禮包”,更是醫療機構踐行“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主動嘗試,通過提前介入掃除隱患,在挽救生命的同時,也避免了患者家庭的大額醫療支出,節約醫保資金,體現了“防大于治”的公共衛生理念。

何建行教授在遼寧方大總醫院為“愛肺計劃”一期篩查高危患者面診。 受訪單位供圖
肺癌早篩的“民生答卷”:
5000個免費名額背后的篩防體系重構
肺癌早篩,是惡性腫瘤篩查的重點之一。早期篩查、早期評估、早期干預,是降低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目前,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發現早期肺癌最有效方法之一,這種方式可檢出直徑小于1厘米的微小肺癌,檢出的肺癌絕大多數為早期肺癌,術后10年生存率極高。不僅能夠大大提升患者存活率,還能提早干預降低中晚期患病概率,節約百姓就醫成本。
此次,遼寧方大總醫院攜手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團隊,實施“愛肺計劃”肺癌早篩活動,為遼沈地區的患者提供早篩的平臺,釋放5000個免費篩查名額。通過低劑量螺旋CT等精準篩查手段,提高肺癌早期診斷率,為廣大民眾筑牢健康防線,以實際行動踐行遼寧方大總醫院“對國家有利、對社會有利、對醫患有利”的辦院理念。
民營醫療的“創新樣本”:
超大型綜合醫療體的軟硬件雙擎力
作為遼寧方大集團大健康產業的旗艦醫院,遼寧方大總醫院以“超大型單體綜合醫院”格局刷新區域醫療高度:坐落于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占地323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規劃床位5000張,配備60余間全數字化手術室,以及3.0T高場強MRI、256排能譜CT等國際頂尖設備,構建起精準診療的硬件矩陣。
在人才與技術層面,醫院以“國家隊”標準筑峰,匯聚20余位院士級合作專家、百余名副高以上資深專家,所有醫生均具備三甲醫院工作經驗。此次與何建行教授團隊合作,更將其獨創的“單孔胸腔鏡技術”“肺癌微創治療體系”等先進技術引入,讓區域內患者無須跨省即可享受國際水準診療服務。
醫療資源的“磁場效應”:
從“引進來”到“本土化”的能級躍升
遼寧方大總醫院不僅側重于單點突破,更注重構建多維立體的醫療資源整合體系。
上接“國家隊”,與上海瑞金醫院達成戰略協作,開設“瑞金專家門診”“遠程會診中心”,將國家級重點專科資源平移至東北,推動優質醫療技術常態化落地。下聯“基層網”,通過醫聯體建設,與東北三省多家基層醫院建立“篩查-診斷-治療-康復”全鏈條協作機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
內塑技術極,以“愛肺計劃”為契機,整合影像診斷、病理檢測、微創治療等多學科力量,強化肺癌篩查與診療技術的本地化創新,提升區域整體診療水平。
遼寧方大總醫院響應國家戰略,以“愛肺計劃”為契機,攜手何建行教授團隊,整合多學科力量與自身硬軟件優勢,強化本地化技術創新,在肺癌防治中成效顯著。此民生工程以“防大于治”理念節約醫療成本,未來將為健康中國戰略落地提供可復制經驗,惠及更多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