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領航育新人 “三課”澆灌助成長
錦州車務段黨委以黨建為引領,緊密圍繞黨建帶關建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關工委組織優勢,扎實推進大學生全周期培養方案,為新職青工精心上好“三課”,助力成長成才,為鐵路事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
上好“三史”課,點燃信仰火炬,深植紅色基因
段黨委將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發展史、鐵路發展史教育作為筑牢新職青工信仰根基的關鍵舉措。為了講好“三史”這堂課,段黨委組織關工委“五老”骨干們先后到上!耙淮蟆迸f址、遵義會議舊址、北京“中國共產黨黨史”展覽館、路局黨校黨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為新職青工講課及時“充電”;多次到遼沈戰役紀念館聽解說員介紹,到烈士碑前閱讀記錄碑文,了解英雄事跡,到配水池戰斗展館和梁士英烈士舍身炸碉堡遺址,了解戰斗經過,查找資料,撰寫講稿,反復打磨;千方百計從《共產黨員》、《黨支部書記》專刊收集有關資料,走訪十幾名80多歲“老鐵路”,到省檔案館查找資料,收集近百年的紅色歷史資源,整理出18篇,3萬字的歷史資料,為講課做好充分準備。
每年新職青工報到后,段黨委組織關工委依托“遼沈戰役紀念館”“塔山阻擊戰紀念館”“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等紅色基地,“五老”骨干們用充滿激情的話語、生動的故事,將黨的光輝歷程和革命前輩的英勇事跡娓娓道來,讓歷史的畫卷在青年們眼前徐徐展開。為更好幫助青工理解消化講課內容,段關工委和團委開展讀書征文演講活動,贈送《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中華好家風》、《新時代的雷鋒精神》等紅色書籍。三年來,先后有59名青工撰寫學習體會文章,5名青工分別榮獲讀書征文、演講比賽優秀獎!叭贰苯逃顒,如同一束束火炬,點燃了新職青工心中的熱血,堅定了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上好“傳承”課,汲取精神力量,激勵愛崗敬業
錦州車務段管內的新民站,1964年6月被鐵道部授予“人民的好車站”榮譽稱號。 六十年來,“長年一股勁、一心為人民”的新民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鐵路人無私奉獻、奮勇向前。為了讓這一精神在新職青工中薪火相傳,段黨委整修了新民站榮譽室,在新民站成立了“傳承新民精神五老工作室”。為了給青工上好傳承課,“五老”骨干們廣泛收集60年來新民站各種經驗交流、先進事跡、珍貴的老物件和照片圖片等,精心編寫了“30里送藥”、“雨夜救重患”、“收留走失兒童”等一系列生動感人的故事,撰寫了《人民的好車站六十年》圖書,為向新職青工講好傳承課積累寶貴素材。
每年,新入路的青工都要前往新民站榮譽室參觀學習。在那里,關工委副主任、新民老站長聶紹忠滿懷深情地講述新民精神的發展歷程,一起閱讀新民站職工幾十年堅持記錄的學雷鋒日記,讓青年們近距離感受“長年一股勁 一心為人民”的精神內涵。同時,段黨委組織關工委,邀請新民精神的老典型和新時代“新民式好職工”代表舉辦報告會、座談會,向青工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故事,增強新民精神的感染力。青年職工何基業,在不同崗位上始終踐行新民精神,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為了“崗位能手”“技術狀元”;大學生孫美淋,受新民精神鼓舞,刻苦鉆研,勇挑重擔,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成為全局唯一一名優秀的女行車值班員。他們的事跡激勵著更多青工學習新民精神、感悟新民精神、發揚新民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上好“技術”課,筑牢安全防線,提升專業技能
針對新職青工安全第一思想扎根不牢,業務知識薄弱,現場工作經驗欠缺的實際,關工委抓住關鍵點、找準切入點,堅持為青工上好安全技術課。在“雙保雙爭”活動中,在新職青工較多的車站舉辦“緊扣冬春運安全扣子,確保人身安全”講座。春運前夕,先后利用4天時間到新民、葫蘆島、溝幫子、盤錦等較大車站,“五老”骨干為新入職的41名大學生傳授確保安全經驗,并與17名關鍵崗位上的青工結成了一對一包保對子。新入職的青工有3人在背畫車站線路示意圖考試不合格,關工委副主任張繼文立即到段職培科了解情況,找出試卷,分析原因,面對面、手把手進行技術幫扶,3名青工在復考中全部合格。
在沈山線春季集中修施工期間,段黨委組織關工委和團委聯合開展“錨定集中修,合力保安全”活動!拔謇稀奔夹g骨干配合段安全科組織青工與車站、車間干部一起審核施工計劃,探討、參與施工安全組織措施制定,讓青工更加了解和掌握施工組織過程和要點。他們根據施工特點,從施工前需做好8件事、施工中需做好12件事、施工后需做好4件事三方面24個培訓項點入手,精心編制培訓資料,對青工們進行面對面的培訓和模擬操作。此外,關工委還搭建了施工安全線上交流平臺,方便“五老”與新職青工隨時溝通交流,為施工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段黨委的組織指導下,關工委積極發揮作用,在助力青工成長成才上作出了突出貢獻,先后有16名新職青工加入中國共產黨,有6名提出入黨申請,有26人受到各級組織表彰,有38人成為生產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