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評論:中歐班列馳騁亞歐大陸,助力遼寧開放新篇章
在早春的暖陽下,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內一片繁忙景象,仿佛奏響了一曲亞歐大陸經濟合作的交響樂。滿載“中國制造”的列車整裝待發,而返程列車則帶來了歐洲的優質產品,這一幕幕生動場景,正是中歐班列作為“鋼鐵駝隊”橫跨歐亞大陸,助力遼寧乃至全國對外開放的真實寫照。
中歐班列被譽為“新絲綢之路”上的物流動脈,自開通以來,極大的縮短了亞歐大陸之間的運輸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更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最新數據顯示,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成立兩年來,累計往返開行中歐班列突破1600列,運輸貨物超過13萬標箱,服務國內外企業2000余家,年均進出口貨值超過2億美元,其2024年發運量更是位居全國第七。這一串串耀眼的數字,無疑是對中歐班列高效、便捷物流模式的最好證明。
中歐班列的高效運行,得益于其獨特的物流優勢。其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模式,不僅為國內外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可靠的運輸選擇,更促進了內外市場的深度融合。據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總經理王東介紹,目前沈陽的中歐班列到達俄羅斯約需12天,到達德國約需18天,平均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約15%。這一優勢,為遼寧乃至全國的對外貿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數量的增長,更體現在服務質量的提升。沈陽集結中心配備了2650個40尺集裝箱位,擁有每年服務1000列以上中歐班列的作業能力。還提供中歐班列集裝箱集結到發、場內裝卸搬運、海關監管、報關清關等一站式服務,實現了“一站式辦理、一條龍通關”。這種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務模式,極大的提升了物流效率,為企業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和成本。
同時,中歐班列的輻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目前,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可輻射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等10余個國家的30多個境外城市,貨源地覆蓋東北、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承運貨物涵蓋商品車、機電產品、電子產品、醫療器械等10大門類商品。
多品類的涵蓋運輸促進了遼寧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的完善。一個以沈陽、大連為重要樞紐,海陸聯運、貫穿南北、橫跨亞歐的物流網絡正在形成,為全國范圍內的物流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鑒。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不僅促進了內外市場的深度融合,更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