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鐵路月票”成為美好生活的通行證
近日,國鐵沈陽局推出定期票優惠新政策,新增10種靈活票制,最低折扣近6折,覆蓋敦白高鐵、長大高鐵等線路,引發廣泛關注。這一舉措不僅精準匹配了旅客的差異化出行需求,更以“隨到隨走”的便捷體驗和實實在在的價格優惠,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展現了鐵路服務民生的創新與溫度。
以靈活票制破解出行痛點,釋放惠民紅利。長期以來,高頻次跨城通勤、探親的旅客常面臨購票繁瑣、成本高昂的困擾。國鐵沈陽局此次推出的定期票產品,在原有60次/30日的基礎上,新增10次至55次(每5次為一檔)共10種類型,覆蓋30日內不同出行頻次需求。這種“階梯式”票制設計,既滿足了每日往返的剛性需求,也為彈性通勤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真正實現“用多少買多少”,避免資源浪費。 此外,最低近6折的折扣力度,顯著降低了中短途跨城旅客的出行成本。以“價格杠桿”引導錯峰出行,既緩解了高峰時段運力緊張問題,又讓利于民,形成鐵路與旅客的雙贏局面。
以技術優化提升服務體驗,重塑出行生態。此次政策的一大亮點是購票流程的全面簡化,旅客無需再手動篩選線路名稱,只需在12306平臺輸入發站和到站信息,系統自動匹配適用票制,支持自由組合席別、次數與產品類型,購票后直接刷身份證或手機二維碼進站,真正實現“一鍵操作、全程無憂”。這種“去復雜化”的設計,不僅減少了操作門檻,更契合現代人追求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
以普惠政策賦能區域發展,激活經濟潛能。從社會效益看,定期票優惠的輻射范圍遠超個體出行成本降低本身。高頻次、低成本的城際交通,將加速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流動,促進沿線城市協同發展。例如,大連至金普站的通勤成本下降,有望推動“職住分離”模式普及,緩解核心城市居住壓力;而沈陽至遼陽等短途線路的優惠,則能刺激周邊旅游、探親需求,帶動消費增長。
鐵路部門的定期票新政,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用市場化手段回應社會需求,既彰顯了國企的責任擔當,也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樣本。未來,隨著更多惠民舉措落地,鐵路將不僅是連接城市的紐帶,更會成為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期待這一創新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讓“說走就走”的便利與實惠,真正融入百姓日常,書寫交通強國建設的惠民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