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糧龍”運輸忙,“鐵”力助春耕
春風送暖,在這個冬雪消融又春風乍起的時候,作為我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占全國糧食產量逾五分之一的東北三省,也是到了準備春耕的關鍵時期。鐵路部門多舉措保障種子、化肥等農資運輸保障工作,一列列“糧龍”馳騁不息,描繪出一幅熱氣騰騰的春耕景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耕備耕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開局,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礎。東北三省不僅坐擁世界三大塊黑土地中的一大塊,土地肥沃且水系充足,而且平原平坦的地勢連接成片,再加上近年來東北振興發展,東北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程度不斷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2024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可以看到,遼寧省3577.5千公頃的播種面積,總產量為2500.3萬噸。東北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不斷升級,為東北地區春耕備耕按下了“快進鍵”。
面對東北各地化肥、農藥和種子等春耕物資需求明顯上漲的實際情況,通過快速便捷的鐵路運輸無疑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國鐵沈陽局對此充分發揮鐵路物流中心區域輻射優勢和自身的運輸優勢,在開辟綠色通道、精準制定運輸方案的同時,持續優化手續辦理環節,對春耕備耕物資實行優先受理、優先配空、優先裝車、優先放行、優先卸車的“五優先”舉措。截至2月25日,國鐵沈陽局今年以來共組織裝運化肥、農藥、種子等春耕物資1120車、7.1萬噸。
作為管轄蘇家屯、沈陽、長春等多個東北交通樞紐的鐵路部門,國鐵沈陽局不僅僅在春耕備耕一事上能夠做到及時調配運力、實行“五優先”等舉措,事實上在面對學生寒暑假及返校、東北避暑及冰雪旅游高峰、秋冬煤炭電力供應、節日長假出行高峰等等時段都做出相對應的措施和運力調整。近年來,遼寧正在因地制宜加速形成“沈陽放射式+沿海軸線式”的高速鐵路網絡。而在最新批復的吉林省國土空間規劃中,也明確提出吉林將建成“四縱三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完善跨省高鐵網,成為輻射東北亞、聯通全球的綜合性交通樞紐。
在逐漸加快建設的東北鐵路網中,鐵路部門不僅在東北經濟發展中擔當作為,更在基礎民生保障中發揮“強心針”的作用,為人民群眾的“三餐四季”不斷貢獻“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