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鐵路護航,鋪就學子返校坦途
隨著全國各大高校春季學期的開啟,學生返校客流高峰如期而至。在這場大規模的人員流動中,鐵路部門積極作為,用實際行動展現擔當,為學生旅客平安有序返校提供了堅實保障。
鐵路部門未雨綢繆,與高校建立動態聯絡機制是精準服務的關鍵一招。國鐵沈陽局提前行動,主動與高校對接,及時掌握學生的出行需求和客流變化。這種前瞻性的舉措,讓運輸計劃更貼合實際情況,避免運力與需求脫節,充分體現了 “以人民為中心” 的服務理念。通過精準把握學生的返校時間、流向等信息,鐵路部門得以在運輸安排上有的放矢,極大地提升了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運力調配方面,國鐵沈陽局多措并舉、積極調配運力運能。針對大連、沈陽、長春等高校密集城市,增開10對臨時旅客列車,24對動車組重聯運行,還在既有普速列車滿編基礎上加掛90節車廂。這些實實在在的運力增加,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座位選擇,有效緩解了車票緊張的局面,讓學生們不必為“一票難求”而焦慮。這背后是鐵路部門對運輸資源的科學統籌和高效利用,每一列增開的列車、每一節加掛的車廂,都承載著鐵路人保障學生順利返校的滿滿誠意。
除了增加運力,鐵路部門在提升服務體驗上下足功夫。車站提前制定方案,加開進站綠色通道,減少了學生旅客進站等待的時間,讓學生們能夠快速、便捷地踏上歸校旅程。同時聯合當地交通部門發布每日學生大客流到達資訊,更是解決了外地學生出站后的接駁難題,無縫銜接鐵路與城市交通,讓學生們從下車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貼心的服務,順利融入城市的交通網絡,安全抵達學校。
鐵路部門積極應對學生返校客流高峰,對于學生群體而言,保障了他們能夠按時、安全地返回校園,全身心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中;對于社會來說,有序的客流運輸維護了交通秩序穩定,為城市的正常運轉提供了有力支持。這一行動不僅彰顯了鐵路部門的社會責任,也讓人們看到了交通行業在服務民生、促進社會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鐵路部門始終以“人民鐵路為人民”為服務宗旨,不斷優化服務舉措,將每一次應對客流高峰都是提升服務質量的契機,用真誠與高效,護航旅客溫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