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遼寧分社正文

用好“關鍵一招” 激發澎湃動力

遼寧日報 2025年02月28日 10:20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遼沈大地新氣象觀察②

  本報記者 董翰博

  ■東北全面振興,歸根到底靠改革開放。

  ——202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指出

  ■要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

  ■要進一步優化政治生態,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指出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指出

  勇于爭先的遼寧,總有新的“第一”破土而出,總有新的“首個”值得期待。

  新載體在建設。遼寧入列全國首批10個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為全面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了示范引領和有力支撐。

  新項目在落地。東北地區首個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建設的跨海大橋——大連市長海跨海大橋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是我國在建投資規模最大的陸島公路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長海縣與陸地間快速連通,帶動海島經濟發展。

  新產品在面世。全國首輛百噸級新能源礦用灑水車在本鋼集團誕生,使用新技術預計每年每臺可減少碳排放約400噸,燃油費用可節省150多萬元,助力實現礦山運輸環節的綠色節能減排。

  新春新風,一連串“第一”“首個”,意味著創新、奮發,也體現出敢闖敢試、真抓實干,觀照遼寧改革的落筆,成為全省開放的見證。

  改革開放,是遼寧實現全面振興的“關鍵一招”。近年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堅持以改革開路、靠開放破局,不斷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動力活力,振興發展呈現出向上向好的新氣象新局面。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行進于三年行動決勝之年新征途,回望間,山水千萬程,風雨未停歇;再出發,胸懷凌云志,步履更鏗鏘!

  攻堅“突破口”

  以前辦張采礦證,真得經歷“萬里征”。

  凌源日興礦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解本德對于以往辦理采礦證有著辛酸回憶:為了一張證,需要屢次往返凌源、朝陽、沈陽三地,抱著超千頁的厚材料到處跑,時間成本、經濟成本讓人倍感壓力。

  改革,讓解本德省去了奔波、跨過了坎坷。如今,遼寧深化礦業權審批改革,通過取消紙質材料申報、線下送件變網上受理等舉措,不斷壓縮各環節時限,辦采礦證的時限已從自然資源部規定的60個工作日減至20個工作日。

  “真快”是解本德如釋重負后道出的切身體會,也體現著改革速度,折射出改革力度。當前,遼寧將全面深化改革作為破解難題的治本之策,推進營商環境、要素市場化、國資國企、民營經濟、產業園區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突破帶動其他領域改革的整體推進,用更新觀念、更強決心、更大力度為企業發展、產業壯大、群眾安居清阻排障、鋪路架橋,外界對遼寧的信心、預期不斷提升。

  優化營商環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礎,事關預期、決定未來。遼寧全力打好這一“關鍵仗”。

  我省連續兩年召開“新春第一會”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堅決向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宣戰”,強化法治建設、優化公共服務,不斷鞏固營商環境發生重大轉變的成果,千方百計給市場放權、為企業松綁、讓群眾便利。

  建立企業常態化溝通機制,省領導帶頭與企業面對面溝通,為經營主體配備專業管家6萬余名,“一對一”提供個性化服務;統籌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全面實行“一窗收件、分類受理、統一出件”服務模式,實現受理和審批分離,“一窗”受理率超過80%,企業群眾辦事平均時限縮減74%,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三年行動以來,一項項新政密集出爐,一條條新舉措接連推出,拆藩籬、消門檻、破壁壘,全省利于經營主體茁壯成長的“墑情”持續好轉。2024年,全省經營主體數量同比增長3.1%,活躍度首次超過全國水平。

  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選之項、必答之題。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全省國資國企深度聚焦干部、人才、分配領域一體化改革,著力破除制約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壁壘,深化“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三能”機制建設,市場化改革初見成效。數據描摹出“改”之活力。在2023年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6.5%的基礎上,2024年省屬企業再接再厲,實現利潤總額80.55億元,同比增長75.2%,利潤增速全國排名靠前。

  補齊民營經濟發展短板,我省出臺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舉措,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制,清理政府拖欠企業賬款;搭建服務民營企業平臺,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金融產品推介、幫助引入資本、企業上下游合作“四個撮合”常態化對接撮合機制……全省上下狠抓政策落實、強化服務意識、加力要素支持,幫助企業渡難關、促轉型,力爭將“短板”變“跳板”。2024年,全省實際到位內資同比增長了14.6%,民企對遼寧的投資信心逐漸增強。

  發展“堵點”漸少,興業勁頭高漲。此消彼長,彰顯一個道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清除“攔路虎”“絆腳石”,是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的關鍵;堅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進,是遼寧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動力活力的法寶。

  打造“新前沿”

  春寒料峭,黃海之濱、渤海之畔,汪洋奔流,展示磅礴氣象。

  不久前,隨著超大型集裝箱運輸船“地中海斯韋娃”輪在大連港進行裝船作業,大連—歐洲、大連—地中海集裝箱航線正式開啟運營。

  兩條新航線背后是全球運力第一的集裝箱班輪公司——地中海航運。基于合作基礎,以及對東北經濟發展潛力、大連航運中心樞紐地位、大連港服務保障能力的高度認可,這家業界巨頭將大連港納入其全球主樞紐港布局,選擇再開新航線。新航線直達英國、德國等國的重要港口,充分滿足東北腹地企業與歐洲、地中海地區間汽車及零部件、機電設備等產品的進出口需求。

  強樞紐、暢通道、優服務,全面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繁忙圖景,成為遼寧奮力打造東北亞高水平開放合作新前沿的鮮活注腳。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遼寧地處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地帶,既沿海又沿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是中國對接東北亞、溝通歐亞大陸橋的重要海陸門戶,對內對外開放合作優勢明顯,大有文章可做。當前,全省上下不斷增強前沿意識、開放意識,堅持“引進來”“走出去”雙向發力、“買全球”“賣全球”兩翼齊飛,統籌貿易、投資、通道、平臺建設,加快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一幅遼寧與世界開放融通、共謀發展的壯麗畫卷正雄渾鋪展。

  實踐證明,誰的視野更寬廣、思想更解放,誰才能在更廣闊的空間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和資源要素。在我省,越來越多的地區與部門正努力“跳出遼寧看遼寧”,以全球視野對標先進、謀劃工作。

  招商引資,照見更寬視野。我省馬不停蹄“走出去”,時時刻刻抓招商,為未來發展儲能蓄勢。立足全球,省領導率隊赴日韓、歐洲、中東、新加坡等重點國家和地區開展招商活動,推動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加速落地,大連新達盟、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等項目持續進資。聚焦國內,川渝、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祖國各地、大江南北,處處留下全省各地干部忙碌的招商身影。

  今日遼寧,人流、物流、資金流活躍度明顯提升,央企、民企、外企紛至沓來,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地。2024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位居全國第十位,創十年來最好成績。最近,德國德科斯米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斯蒂芬·布蘭德爾近三年來第三次來到遼寧,明確表示,當前我省的營商環境和工作效率令企業十分滿意,將在原有生產基礎上,擴大在遼投資、提升生產質效、深挖合作潛能。

  平臺載體是引領地區開放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勁引擎。遼寧的經濟開發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高新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臺一應俱全。我省深入實施遼寧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全力辦好夏季達沃斯論壇,不斷提升中國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影響力,全面提升這些平臺載體的對外開放能級,吸引各類資源要素加速向遼寧集聚。

  僅以第五屆中國遼洽會為例,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位嘉賓齊聚遼寧,簽約重點項目272個,簽約總額達2784.4億元。“遼寧之行讓我看到了蓬勃活力,特別是參觀一些企業之后,我才知道合作伙伴實力雄厚,非常希望能夠盡快開辟中國市場。”因中國遼洽會深入遼寧,SwissMedica瑞士醫療院長尼克萊博士道出心聲。

  改革開放注定是一條風雨兼程、披荊斬棘的路,愈進愈難、愈進愈險,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后,還是勇于擔當、勇敢向前?一個場景,仿佛一種隱喻。

  眼下,在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八里甸子鎮與普樂堡鎮交界,海拔1000余米的山脊處,國網新源遼寧大雅河抽水蓄能電站的通風洞、交通洞正以每天3米的速度向大山腹地掘進。

  工程區位于半山腰,施工稍有不慎便可引發土石崩塌。更大挑戰在于,國內并無同類成熟施工經驗可供借鑒。面對難題,施工人員反復攻關,最終找到方法穩固不穩定的巖體,保障施工順利推進。

  正是憑著一股子奔問題去、向難處攻的精氣神,項目一寸寸挺進,道路一步步鋪展。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亦是如此。秉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闖勁,鍥而不舍、咬定不放的韌勁,通堵點、破難點、消痛點,我們將在任務和考驗面前無堅不摧、無敵不克,一步步攀上勝利高峰、觀賞壯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