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選育新紅松種子通過林木良種審定
本報訊 記者胡海林報道 近日,由省農科院森林經濟研究所選育的“草河口紅松一代無性系種子園種子”,正式通過我省林木良種審定。這粒種子是經過60年三代人接續選育的成果。
據介紹,新選育的良品種子平均千粒重530.71克、種子長15.87毫米;種仁平均蛋白質含量15.59%、油脂含量64.01%、粗纖維含量5.08%,均顯著高于當地同齡生產性林分。該品種的松子,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既可炒制成食用紅松子,又可作為高檔食用油原材料。營建的紅松子代林具有速生、材質優良等特性,平均單株材積比對照均值高22.11%,可用于營建速生用材林。該良種適宜在遼寧省及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相似地區推廣栽植。
紅松良種選育周期長,與紅松自身生長周期偏長有較大的關聯性。一般說來,母本紅松由種子播種到穩定結子需要20多年,其間研究人員需對樹木、種子生長狀態和趨勢進行跟蹤研究,而后擇種繁育子代紅松林繼續結子,再進行種子篩選,最終選育出適宜性強、產量高的紅松良種。